澳洲幼教大整顿来了!9月起,托儿所新规正式生效!
澳洲幼教及托儿所的新规要注意咯!
2025年9月1日开始,澳洲各州幼教机构将正式迎来一轮关于儿童安全的重大变革。
这一次,澳洲政府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直接从制度、流程、技术使用下手,全面更新《国家质量框架》(NQF)和《国家质量标准》(NQS),并明确要求所有服务机构“以儿童安全为核心”,推动系统性升级。
📍这波变革什么时候开始?
- 2025年9月1日起:新的法规将在全澳大部分地区(除WA)正式实施
- 2026年1月1日起:标准内容更新,包括评估标准与服务质量框架
这一次,重点变在哪儿?
这次改革,核心关键词是:儿童安全、数字规范、应急响应、电子烟禁用、管理职责。
01 数码工具必须合规使用
托儿机构必须制定和落实关于数字技术与在线环境使用的具体政策,比如:
- 如何拍摄、保存与删除儿童的图像和视频
- 家长是否授权使用孩子的影像资料
- 是否使用CCTV等光学设备
- 服务机构和儿童可以使用哪些数字设备
不能随便拍摄孩子的照片,以及孩子看iPad没人管的情况,将不再被允许。
02 虐待或性侵害事件的响应时间从7天缩短至24小时!
今后,一旦发生身体或性侵害的怀疑或指控,服务机构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监管机构。这是从流程上提高反应速度,避免耽误处置。
03 禁止使用电子烟等新型烟品
托儿场所不仅要无烟、无酒、无毒,还要明确禁止电子烟及其替代产品的使用。
这意味着未来无论是员工还是访客,只要在园内,就必须100%杜绝此类物品。
到2026年,这些“评估标准”也要升级!
从 2026年1月1日起,澳洲的托儿所评估标准(NQS)也要跟上时代,重点围绕两个方面更新:
✍️ 第2领域:儿童健康与安全(Health and Safety)。
- 过去的要求:老师知道自己负责什么。
- 现在的新要求:老师不只是“知道”,还得“看得出、反应快”。
比如:
小朋友突然变得很沉默,或身体上出现奇怪的瘀青 —— 老师要能主动察觉这可能是遭遇了家庭暴力。
如果孩子告诉你“某个大人做了奇怪的事”,你不能觉得“他是不是在乱讲”,而是要认真记录并汇报。
👉 简单说:不再是“知道流程就行”,而是要有敏感度+行动力
✍️ 第7领域:治理与领导力(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这一条就是针对园所的“管理层”了:
- 园长/主任要带头建立“安全第一”的园内文化
- 园所的制度和流程必须不断检查、更新,不能写完就放着不用
- 管理系统要能监测风险,比如自动提醒哪些员工还没做过儿童安全培训、有没有人长期没签考勤
举个例子:
过去可能只是“我们有写儿童保护手册”,以后评估员会问你:
“谁负责培训新员工?”
“有没有记录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的处理过程?”
“有没有家长投诉我们没处理好安全问题?”
澳洲政府还会提供新版《NQF指南》
这本指南会增加一堆“具体案例”和“做法模板”,比如:
- 什么样的家长沟通流程才算“达标”?
- 孩子被欺负了,哪种方式的处理是被认可的?
- 怎么证明你的服务是真正“儿童友好”而不是只写在纸上?
手机不能随便拍孩子
不能偷懒不报事件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管理层不能甩锅“我们人少/没培训过”
可以说,这是一次从政策、监管、实践全维度出击的大整改。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监控泛滥的今天,这些新规无疑是对儿童隐私和安全的一种强力保护。
澳洲幼教的事情还在发酵!希望尽快有个结果!
别人的错,我们不能背锅!目前也要等新的审查结果,以及后续有什么新的培训要求和规定了。
首发于UNILINK官微 | 微信 AlexUnilink 电话 +61 2 8971 9963 | 提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