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篇名叫《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帖子在网上热传,文中提到:
“很多人不知道,国内的名校为了扩招国外考生,一直在挤压内地考生的录取名额,与此同时降低外国考生的录取标准。”
比如从2017年开始
外国考生想要报考清华大学
直接申请就行了
连笔试都不用考
再看看我们国内高三的学生呢?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如今狗都过的比你好)
一切的一切,都为了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因为只有那样,才有可能被录取
Mr.编觉得,这!很不公平!
所有报考清华大学的外籍考生,
均可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
已经在北京就读高中的外国留学生,
可以直接向清华大学申请奖学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的学子和家长纷纷叫冤,感觉像是“寒窗苦读十二年,一朝败给外国籍”。外国留学生不仅不需要笔试,还可以无条件申请奖学金?!看到这,网友们也在评论里炸了锅:
其实,外国人在国内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家最熟知的可能就是“X国人在中国丢了XX,在多么多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的这类新闻,仿佛所有外国人在中国丢东西都是“大团圆”结局,这甚至还催生出了一种职业——老外代报案。
反观国人,只是办个签证,都阻碍重重。无尽头的长龙队伍、无理由的拒签等等,这些案例比比皆是。

如今,作为中国人,连最基本的教育都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政策歧视了么?
毋庸置疑,清华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学术殿堂,有着良好且公平公正的学术声誉,但在国际招生政策一出,吃瓜群众不禁要问:
为什么不能给本国学生一个平等入学的机会和最起码的尊严?
Mr.编回顾了一下从业这些年接触的各国大学,发现不公平录取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关注美国大学招生的家长和同学应该注意到,常青藤一直有按种族区别录取高中生的传统 – 对亚洲学生要求甚高,对欧裔和非裔相对宽松。反观国内,不同省市的考生申请清华北大,上榜难度也天差地别。
难道教育界的歧视真的无处不在么?作为从业者Mr编觉得这样的观点未免过于“愤青”, 说到底,这些“不公平”源自于——
“招生和录取上的供需不平衡!”
“学术无国界”——每所世界级高校都需要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提升大学本身的全球竞争力。清华大学也不例外!考虑到人口数量和其他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外国学生对中国高校,并不像中国学生对英美大学那样热衷。某种程度上说,清华的这一决定实属无奈之举 —— 如果有选择,哪个大学不愿意要成绩更好的留学生呢?这就使得很多“供小于求”的外国学生轻松占了清华的便宜!
反过来想想,这地球上有没有我们中国学生也能占到便宜的地方呢?
美国就不提了,本国学生还得分种族呢。英国也不差,全球英联邦小弟源源不断地给输送生源,而且人家还有欧盟几亿人口做后备资源呢(脱欧手续办好以后估计会好些)。中国留学生在录取要求上不吃亏就不错了, 还想占便宜?
除去英美,名校资源第三的是哪个国家呢?打开QS前100榜单,
当!当!当!当!
是Mr.编所在的澳大利亚!
(Mr.编注:算上香港我们中国才是第三!)
澳大利亚是怎样的存在?
随便说几个数字:
-
最低工资标准(Minimum Wages):全球第一,约为美国两倍。
-
成年人均财富(Wealth Per Adult):全球第二,仅次于瑞士。
-
人类发展指数(HDI):全球第二。(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根据近十年的数据,挪威和澳大利亚一直稳居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两个位置)
至于多元文化,气候,居住条件,自然环境,饮食文化,娱乐活动等等等等之类的,这里篇幅有限Mr.编就不多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先关注我们,Mr.编会慢慢说!
像澳洲这样开了挂的国家,我们居然能占便宜?
原因很简单:
-
人少:全国2400万人口,和北京持平。
-
好大学多:80%大学的QS世界排名都不逊于国内985/211院校。
-
低调内敛:没英美那么6的全球影响力,也不爱输出价值观。
1 、Mr.编不标题党!先来说说那个跟外籍申请清华一样的BUG——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划重点:不需要中国高考!也不用澳洲高考!能进ANU!
ANU是一家什么样的学校?
-
QS排名全澳第一,全球20(清华25,常青藤的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分别18/19!)
-
位于首都堪培拉。emmmm这个首都可能和你印象中的伦敦啊北京啊这种有些不大一样,夸张点来讲有点雄安新区的感觉。城里除了各国使馆、联邦政府、国会大厦以外就几乎只剩ANU和堪培拉大学了,所以被我们亲切的称为“坎村”。根据ABS的统计数据,坎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是土澳最高的(人口主要组成部分为外交使节、政府雇员、大学教授和国会议员,可想而知)。村是村了点,但风景还是很好的,并且今年被Lonely Planet(不知道的童鞋自行百度)评为全球第三,土澳第一最佳旅游目的地(连澳洲人都不信)。

-
那个媲美清华免试录取的Bug叫Diploma Pathway(大一快捷课程),意思是让你先试读一年大一,顺利通过后才直升大二。燃鹅!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有Diploma,比如最多中国学生想去的商科就没有(不缺留学生所以不开),想去ANU读商科的得走别的渠道, 详情找Mr.编私聊。
-
跟清华要求HSK(汉语水平考试)成绩一样,ANU也要求提供雅思、托福或PTE等英文成绩。比清华更人性化的是,就算英文成绩不够他们也可以根据你的英文水平帮你搭配相应的语言直升班。
2 、不想做安静的文艺青年,想去悉尼浪怎么办?
都说澳洲土,但大悉尼可绝对是个例外:
-
503万的人口规模,这个数字哪怕放在人口是澳洲20倍的美国,也可以算是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西雅图/旧金山等城市的规模都远小于悉尼,当然你不能拿来跟国内比,那并不在一个次元)。
-
作为澳洲的主要经济引擎,悉尼的经济规模不亚于香港、新加坡,并且在全球资本和人口不断涌入的大环境下,持续处于繁荣增长当中(特别是近5年,悉尼可谓是一直在城市建建建建建建建建设)
-
多元文化(主要是吃的)、人文和天然海港的完美融合(主要是玩的)。Mr.编就不多说了,玩的可以看Mr.编之前的文章:你在悉尼这么浪,你妈知道吗?关于吃什么,先关注UNILINK官微,Mr.编稍后会讲。
Unfortunately, 由于悉尼过于高端大气上档次,全球太多学生往这钻,悉尼两所Go8(澳洲八大,类似国内C9和美国常青藤)名校并不开放跟ANU一样的Diploma课程(不过其实UNSW马上要开Diploma了,之前Mr.编说过又一重磅!UNSW将开设Diploma课程),因此我们把目光转向悉尼的另外两所大学——都自称是澳洲八大以外最好的学校。
麦考瑞大学
Macquarie University
-
MQ是个靠商科起家的大学,会计学院规模全澳第一,想必对会计感兴趣的同学应该都有所耳闻。精算、应用金融、MBA等高大上商科专业更算是业界标杆。另外澳洲最大的投资银行刚好也叫Macquarie Bank,Mr.编一直很好奇他们之间的关系。
-
“澳洲硅谷”Macquarie Park的大地主:微软、华为、谷歌等三百多家企业都是他们的租客,校方跟这些跨国公司的合作不会少,在校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你懂的~
-
悉尼第二好的校区设施和环境(目前没人敢称第一):唯一一个地铁站直通校园门口的大学;大面积的草坪和湖泊;2座星级酒店、7个学生宿舍区域。由于新的图书馆过于后现代化和豪华,当年甚至流传过学校为了盖图书馆而濒临破产的谣言。

悉尼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
Go8以外排名第一:QS 176, 介于南京大学(114)和北京师范大学(256)之间。
-
设计专业排名全澳第三。
-
校区位置全澳最佳(没有之一!)唯一一个主校区位于悉尼CBD的综合性大学,自13年华裔富豪周泽荣捐建著名的商学院楼“垃圾袋”以后,UTS在悉尼CBD又兴建了一大批地标性建筑!

-
有Hugh Jackman(金刚狼)、Senator Sekai Holland(悉尼和平奖得主、人权活动家)、Maile Carnegie(Google澳洲及新西兰总经理)等著名校友。
-
任教的AI教授更是Steve Wozniak(苹果联合创始人)。
Mr.编注:跟ANU不一样,他们的Diploma都有商科哦!
3 、非八大不读怎么破?看这里!
有八大情节的童鞋不用慌,还有两家Go8大学提供Diploma,不仅专业齐全,城市还没有堪培拉辣么村!
University of Adelaide
-
G8中唯一一个有偏远地区移民加分的大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Mr编之前的扒一扒澳洲那些自带移民属性的“偏远地区”)
-
5个诺贝尔奖,占澳洲三分之一
-
澳洲第三古老的大学,建筑跟悉尼大学一样也偏哈利波特风(个人认为比悉尼大学好看)
西澳大学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关注UNILINK的童鞋应该发现,最近因为商科全奖博士频出而备受关注(西澳大学推出市场营销博士生奖学金(转))。其实他们的本科也是很棒的, 重要的是他们本科跟ANU一样也有免高考升学渠道(Diploma),并且热门的商科、工程、科学都有。
-
位于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州/省(没有之一!面积是新疆的1.6倍)的首府Perth。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全澳最高!上文Mr.编说过了,澳洲最低工资标准是全球第一美国两倍,呵呵,脑补下在UWA上学打工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21岁以上时薪18.66澳元起步(约人民币94元)。
-
作为矿业大省,学校开设了各种别人不太有的奇葩屌炸天专业:地质学、石油科技、生物科技、疾病控制和法医学。对这些专业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考虑下。
说了这么多Trick, Mr.编还是希望大家能不忘初心
无论是清华放水录取外籍学生,抑或是澳洲大学给留学生提供升学捷径,从校方的角度看:
虽说实属无奈,
但不公平确实客观存在!
作为从业者,Mr.编从心底还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真正实现教育无国界,无论外国学生申请清华北大,还是中国学生申请澳洲八大,都能采用一视同仁的录取标准。
Fortunately,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各国之间流动,供需失衡导致的录取要求巨大差异正在慢慢缩小。无论是国内名校,还是澳洲八大,都正在逐渐提高对留学生的录取门槛。
如果你已经搭上了清华免试,或者澳洲Diploma的便车,Mr.编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不挂科,别浪费了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因为Mr.编相信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可能我们的学弟学妹,是要付出N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的!
发布者:陈U秀,https://www.ulec.com.cn/16375 UNILINK版权所有,禁止抄袭、搬运及转载。